海参化皮用药注意事项
海参养殖病害的频繁发生引起养殖户滥用渔药,尤其是在夏季高温鱼病容易暴发和流行的季节,对渔药的使用就更加盲目,因此,要注意避免用药过程中的几个误区外。 1、轻预防重治疗。海参化皮病的预防,包括水质调节、优质饵料的充分供应、生态环境的改良、人工免疫等,是一个综合性的预防过程。 2、不能准确诊断病因,难以对症下药。海参病的发生由外在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引发,也有的是因鱼体受机械损伤后感染病毒细菌所致,要准确诊断后再采取措施对症下药。而目前许多养殖人员一看到海参生病了,就凭经验用药,不计后果,结果是用了药后不见效果,甚至死亡量更大。 3、病急乱用药,频繁用药,用药方法不当。发现海参发生化皮后立即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渔药,且不间断使用,结果往往是死亡不降反升。另外,用药初期,池的死亡数量往往有不减反增的现象,养殖人员则认为是用药无效,马上换药,造成药物间产生拮抗作用,结果适得其反。 4、长期单一用药产生抗药性。对药物的耐药性认识不足。有些养殖人员在治疗疾病时,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菌、抑菌类药物,不注意轮换用药,甚至将抗菌、抑菌类药物作为预防性药物,最终势必产生耐药性,海参一旦发病,再用抗生素类药物疗效就会下降。因此,必须合理选用药物及确定用药量。建议使用合适中药,不易产生抗药性。
5、治疗化皮病时停食。在养殖生产者中,当病害发生时,许多养殖人员采取停食的方法治疗,这是很不科学的。对一些因水质恶化诱发的鱼病采取这种方法,会减少养殖水体内有机物及有毒物质的积累,起到缓解水质的作用,对化皮病的治疗是有益的,但对因其它原因而引起的疾病,这样做起到相反的效果,所以,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不能一概而论。
6、不了解病理导致疾病反复发生。病的种类可分为四大类:病毒性、细菌性、真菌性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,只有正确判断病因,才能对症下药。
7、用药后麻痹大意,不认真观察。,用药前应做好增氧工作,用药后12小时内有专人值班观察,发现中毒、浮头等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。
8、管理不当,引起鱼病高发。包括投饵量过大或过小,人为操作或机械性损伤,换板时用力过猛。
9、饵料配比不合理,。饵料是引起各种疾病发生的最直接的一个重要因。俗话说病从口入,配比不合理,不注意饵料杀菌,只注重池内使用药物而忽略了饵料药物添加,从而导致外用药康复后反复发作。
|